疫情擋不住學習的腳步。為落實《交通強國建設綱要》和《關于推進公路鋼結構橋梁建設的指導意見》要求,推動公路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,加快推進鋼結構橋梁建設,8月20-21日,由中國公路勘察設計協會主辦,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、《橋梁》雜志社共同承辦的《公路常規跨徑鋼結構橋梁建造技術指南》線上宣貫培訓,一改以往線下培訓的傳統模式,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,以網絡直播、免費在線觀看學習的新形式,與大家見面,受到業內廣泛好評。培訓直播期間,共有2萬余人次在線觀看直播。
?
?
當前,我國鋼橋設計水平良莠不齊,《公路常規跨徑鋼結構橋梁建造技術指南》也正是在這樣的需求背景下應運而生。《指南》由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牽頭編寫,8家單位參編,分別為: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、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、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、中鐵寶橋集團有限公司、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、上海振華重工(集團)有限公司、西南交通大學。孟凡超擔任主編,袁洪、常志軍擔任副主編。本指南內容全面,涵蓋了設計、加工制造及施工等建造全過程,重點突出了鋼橋建造先進理念、BIM 技術、高性能鋼、預制橋面板、無模化施工等關鍵技術應用,對于提高建設管理水平,規范鋼結構橋梁設計、制造、安裝,保證鋼結構橋梁建造質量具有指導作用。
8月20日上午9點,線上宣貫培訓正式拉開帷幕,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副局長王太致開幕詞。王太指出,我國公路橋梁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,港珠澳大橋等一批高水平橋梁陸續建成,打造了一張張靚麗的名片。但也要看到,我國在橋梁建造細節、常規跨徑橋梁建造方面,與先進國家仍有一定的差距。要充分認識推進鋼結構橋梁建設的重要意義,鋼結構橋梁不僅具有自重輕、跨越能力強的優點,而且在節能環保和提高建造品質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。要因地制宜,加快推進鋼結構橋梁建設,我國幅員遼闊,不同區域的氣候條件、施工條件和材料供應差異巨大,應結合本地區實際,以提升結構安全耐久、降低全壽命綜合成本為目標,針對當地橋梁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,采取適當的方案,盡快在鋼結構橋梁建設方面取得突破。要進一步提升工程建造的工業化、智能化水平,標準化、數字化設計,工廠化制造,智能下料、焊接、涂裝,是提升鋼結構橋梁建造品質,降低建設成本的重要措施。
在為期兩天的培訓中,徐軍、彭元誠、劉明虎、許春榮、李軍平、劉申、王志翔、范軍旗、張志新、劉大成、張麗惠、馬立芬、史福元、胡亞輝、陳柯共15位規范參編專家,通過直播平臺,從設計、制造、安裝、成本核算等角度,對《指南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與分析。觀看培訓的學員們,也在直播間積極留言,結合工作實際,向專家們提出自己的難點和疑惑。這些問題也將由主辦方反饋給專家,得到詳盡全面的解答。
經過參加第一期線上培訓,學員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,并表示線上宣貫的新形式受眾面更廣,回看方便,是疫情期間學習的最佳方式。本次培訓對他們在今后的橋梁建設中貫徹新的專業規范理念,應用新材料、新技術、新結構、新工藝、新裝備,突破慣性思維,防止鋼橋無序和一般水平重復建設,將起到關鍵的指導作用。
本次《公路常規跨徑鋼結構橋梁建造技術指南》線上宣貫培訓共分為三期,分別于8月20-21日,8月27-28日和9月3-4日舉行。線上宣貫也得到了各省、市、自治區相關單位的積極響應和踴躍報名。截至8月25日,共有3995人報名,參與企業共計709家,在行業內形成較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,也反映出了全行業對常規跨徑鋼結構橋梁發展的關注和期待。